太阳成集团(tyc9728-VIP)官网-Make It Possible



我国食用菌产业应具备工业化理念——访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金霞

发布时间:2015-05-27

    在欧美,蘑菇这个行当叫industry,也就是工业,是按照工业理念来做的。在我国,食用菌这行叫farming,是农业理念。两者不是同一个状态。

■本报见习记者 熊姣

    食用菌因口感独特和营养价值高而被列入“21世纪健康食品”清单。随之,食用菌产业也因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成为各地现代农业、循环农业、扶贫致富、农民增收的首选项目。

    食用菌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是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代表产品。因此而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得到投资商的青睐,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进程加快,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然而,供需关系不平衡、局部产品严重滞销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那么,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源是什么?未来产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

    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金霞。

工业理念与农业理念存在差异

    《中国科学报》:我国种植食用菌的历史有多长?

    张金霞:菌类的食用历史相当悠久,有3000年以上。传统的栽培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但是采用近代技术生产食用菌,像农作物那样有种有收,并形成稳定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或70年代初才开始,到现在不过四十多年的历史。所以食用菌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生产经验和技术经验都是比较薄弱的,食用菌确实是一个很年轻的产业。相反,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食用菌产业真正迅速地发展,快速形成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我国的产量是鲜重40万吨,35年后,2013年达到了鲜重3169.7万吨,发展很快。

    《中国科学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是否相比国外更晚?

    张金霞:不能这么说。这是两个概念: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入工业社会。在欧美,食用菌这个行当叫作industry,也就是工业,是按照工业理念来做的。日韩,比我们早30年走上了食用菌工业化的道路。而我国是农业农业大国,一直以农业的园艺学理念生产食用菌,我们最多使用的就是各类园艺设施,如各类温室、大棚、中棚、小棚等。在我国,食用菌这行叫farming,是农业理念。两者不是同一个状态。

    此外,中国人的饮食是多样化的。我们吃肉、菜,花样很多,而欧美只吃牛肉、鸡肉,不怎么吃鹅肉、鸭肉,连猪肉也很少吃。民族多少年来的东西,自然导致我们的现在与别人的现在不一样。所以欧美的食用菌几乎就是双孢蘑菇,日韩的种类也不多,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而已,而我国商业化栽培有60种。

    中国开始尝试工业化种植,起始于1983年,但是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十几年未取得完全的成功。直到2000年左右,工业化才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是在2008年以后。

食用菌工业化的背景

    《中国科学报》:食用菌工业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张金霞:这也是多个因素导致的。工业化生产的最大优点是商品外观好,产品质量和产量可控性好,可周年稳定供应。农业方式生产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多,产品外观不如工业化产品那样美观一致,供应市场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

    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来说,工厂化是一个方向。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要求提高了,必须要工厂化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方式生产中劳动力的短缺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工业化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转变。

    从2000年左右,上海“天厨”投产,随后工厂化慢慢就起来了。工厂化发展最快是在2008年~2012年。这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相当数量的工厂是政策导向的产物。我国在建设现代农业,这是国家发展的大势,食用菌确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好项目。

    近几年,一方面要减排,减少煤炭开采和使用,一方面房地产政策调整,煤炭和房地产商寻找新的投资渠道。有些人看到和想到较多的是食用菌产业是设施农业,可以搞到成片的土地,以后可用于房地产的东山再起。他们对食用菌工厂化的高资本、高科技、高劳动密集型的“三高”要求认知不足,准备不足。这类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以产值3%的资金购买国外品种使用权;缺乏农业生物企业的管理经验,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原料浪费、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未形成符合食用菌特点的营销网络和手段,价格受制于人,市场开拓困难。

    这类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中,多数在亏损运行,有的甚至停产关门。多数食用菌工厂化的中小型企业,一直脚踏实地做产业,生产技术提高很快,但是,多数仍是仿造技术,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工厂化产品迅速增加,但是,消费市场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开拓,生产量与市场容量严重失衡,价格就会被压下来,最低价格曾跌至平均成本的1/3。

轻简化、规模化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科学报》:食用菌实现规模化种植,是否受到国外设施农业和植物工厂等新技术的影响?

    张金霞:就食用菌本身的特点来说,大片地、小片地都能生产。但就产业运行、生产管理来说,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科技含量、面对市场、提高效益。我国2000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设施化的发展。

    这也是自然的生产规律,社会进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分散生产转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设施化、工厂化、信息化。

    《中国科学报》:近几年在技术上有什么改进?食用菌产量是否逐年增多?单产量有没有提高?

    张金霞: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某项技术改进,更多的是需要技术集成、优化、配套。不仅需要新品种,还需要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新设备等,要“品种-菌种-配方-设施设备-工艺-病虫害防控-贮运”整个产业链技术的创新、优化、组合和配套。比如在生产工艺上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如拌料机、装袋机、打孔机等;设施的改进就包括了自动喷灌、弥雾、水帘、排风、病虫害阻隔等。目前技术研发的首要方向是轻简化和专业化,涵盖育种、菌种生产、原材料、设施设备、工器具、工艺、病虫害防控、贮运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中国科学报》 (2014-12-03 第7版 产经)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太阳成集团tyc9728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