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9728-VIP)官网-Make It Possible



浙江在阿克苏试验鲜木耳成功 万亩产值上亿元 三大经验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18-01-24

图片关键词

零下十几摄氏度,穿过一片荒漠,绕过冰封雪山,这几天,浙江援疆干部叶祥发和往常一样,定时去他结对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尤喀克巴里当村村民库尔班家,指导他采取措施让黑木耳菌棒安全越冬。一年多来,他来回奔波在这段近20公里的路途上,改变了库尔班一家人的生活。

在瓜果香甜的阿克苏地区,种果树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阿克苏地区有果园450余万亩,每年村民修剪的果树枝条达80余万吨。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项目带动,这些枝条除被用作生活燃料外,大多被就地丢弃或随意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库尔班种了大半辈子果树,回忆从前常常感叹:“烟熏得人常常流眼泪,还要担心会不会哪里着火。”

转折发生在去年。浙江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阿克苏,第一个科技援疆项目就瞄准了如何利用果树枝条。“在营养丰富的果树枝条上培育黑木耳等食用菌是首选。”叶祥发说,据浙江栽培黑木耳的经济效益测算,1.25公斤木屑可制作成1个黑木耳菌棒,每棒产值3.5元,80余万吨枝条的潜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然而,南疆地区以沙漠为邻,高温干旱,用木料栽种黑木耳没有任何成功案例,风险和难度极大。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出能带来较高经济价值的黑木耳?这是援疆干部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边疆干旱地区果园生态高效栽培黑木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应运而生。这也是浙江首次跨区域帮助兄弟省区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而立项的省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

图片关键词

援疆干部们采集了红枣、苹果、香梨、核桃等多种果树枝条,快递给浙江省农科院的食用菌专家,请他们帮助接上黑木耳菌种做试验。半个多月后,喜讯传来,菌丝发育良好,初试的成功鼓舞人心。援疆干部们进一步调研,形成“利用果树枝条生产菌棒、种植黑木耳、收集菌渣、制作菌肥、培育果树”的生态循环经济种植体系。为了随时随地观察黑木耳菌种的变化,叶祥发和同事们连续3个多月坚持24小时观测,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形成上万个数据。  

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乌什县、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3条黑木耳中试生产线已正式投产成功,已生成10万余个黑木耳菌棒。越来越多像库尔班这样生活在寒冷边疆的群众吃上了新鲜的黑木耳。去年12月底,叶祥发应邀给尤喀克巴里当村的各族群众上了一堂果园套种黑木耳技术辅导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台阶上、门口,甚至门外都有村民挤着听课。“这是我上过最难忘的一课。”叶祥发说,还有外乡、外县的群众向他要电话,“他们说,‘我们村里也有果园,也想种黑木耳’。”  

浙江带来的这个科技项目,也是精准扶贫项目,被形象地称为“万亩亿元”工程。库尔班家里的两亩地,放了2700个菌棒,去年收获的1200多公斤鲜木耳为他家增收1.8万元,相当于2016年库尔班全家六口人的总收入。  

“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在科技帮扶上下功夫,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走出一条依靠科技产业脱贫的路子。”叶祥发说,今年阿克苏市还将生产更多黑木耳菌棒。

图片关键词

浙江科技援疆项目初战告捷,有哪些经验?  

一是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攻关团队,外引浙江食用菌创新团队力量,内联本地农技推广人员,为培养本地人才和解决科技人员短缺矛盾开辟了路径。在沙漠戈壁地区培育出首批黑木耳,样品分别送国家农业和林业权威部门检测,指标达到或优于项目预期目标,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建立乌什、温宿和阿拉尔多点共进、兵地融合发展的中试生产基地,克服研发条件短缺和生产试验条件简陋的困难,想方设法设计和改进生产设备,分别在3个县(市)各建立一条中试生产线,达到日产3万个菌棒的生产能力,为培育和发展阿克苏地区农业新产业奠定重要科技支撑。

三是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给参与项目试验的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生产出的菌棒和菌种分别在四县(市)5个村10个贫困家庭12亩果园开展中试试验,农户获得不同程度收益。项目的初步成效,极大激发了周边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浙江在线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太阳成集团tyc9728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