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800年前,最早是由浙江龙泉、庆元、景宁的先人发现。经过近800年的发展,当地人民探索总结出砍花、惊蕈、遮衣等人工栽培方式。几百年来,当地已形成了独有的香菇文化,香菇功夫、菇民山歌、山寮白话均为菇民们传播香菇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香菇砍花技艺已被列为浙江省级非遗项目。
出门
菇民区通常把菇民离开家乡去外地做香菇,这种方式也被叫做“出门”。
每年的秋末初冬,菇民们就要离开家乡,到江西、福建、安徽、广东等地的深山老林做香菇。成群结队的菇民挑着日常用品,开始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通常要徒步十到二十多天。他们沿途把自制的米粿烤热,再弄些山水来充饥,夜晚便住宿于一些破房、旧屋或者寺庙里,一路跋山涉水向着赣、闽、皖、粤的深山密林走去。菇民们到达菇山,要马上着手搭茅草房,开始生产香菇。直到第二年清明节后,“枫树抽芽,丈夫回家。”成群结队的菇民又开始风尘仆仆地长途跋涉回到家乡种田。年复一年,世世代代,周而复始。
而如今,砍花栽培香菇技术早已被现代的食用菌木屑代料香菇所取代,人们也不再“出门”。
菇寮文化
菇民区通常把香菇叫做“香蕈”,“蕈寮”也就是菇寮。
菇民们到达菇山后,立即开始整理基础,搭建菇寮。每人凭一把柴刀、一把斧头或者锯子,几日内就要建成菇寮。菇寮结构虽然简陋,却十分坚固。典型的菇寮,长约8米,宽5米左右,分内、外两间,用长条杂木构建,茅草覆盖。一种菇寮四周至房顶均以长条圆木交叉堆叠而成,称为“画眉笼”。“画眉笼”没有一个榫头,不用一枚铁钉,更无一只铁件将其固定,四周及顶上均十分严密。这两种菇寮可以居住5~8人。有的大菇寮则由两个菇棚组成,一个菇棚烘焙香菇,另一个菇棚供贮藏、看守和住宿用。每个菇寮都有一个领头的头领或老板,有兼任的管帐,有擅长砍花的师傅。
菇寮最奇特的地方要数厨房,它体现了菇民如同原始人般的生活情景。用剖开的毛竹从山坑中引来饮用水,远的水源达1000多米。贮水工具是用一些巨大的空心巨木挖制而成的水槽。做饭的铁锅架在三块岩石垒成的灶窝上,通常还有一个置小铁锅的小灶窝,是用来烧菜或者烧水的,灶沿涂上黄泥,以防止柴禾燃烧后烟火冒上来。整个菇寮除了锅和碗之外,其它用具几乎都是凭刀斧在山上就地制作的,用来捆绑的绳索一律取用山野藤条。菇民通常衣衫单薄,围坐在菇寮里烤火取暖是唯一的御寒办法。床是用4~6米长的杂木搭成的统铺,分数个铺位,一条破棉絮常常要盖着两、三个人。由于菇寮又兼做烘房,大多密封性很好,冬天的深山,滴水成冰,而一旦走进菇棚,却是寒意立消,暖意融融。
神秘语言:山寮白话
在长期的劳动中,菇民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山寮白话,在龙、庆、景菇民间通用,是菇民相互沟通的神秘语言。“山寮白”是在本地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属于菇业帮会间的行话,其语言特征在于它惯用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来替代一个常用词,而使语义大异,令行外人难以听懂。由于砍花法栽培香菇是菇民的特殊技艺,是不允许外传的。为防止技术泄露产生了这种特殊的菇山行话,比如“吃饭”叫“呼舔”、“睡觉”叫“横”,其它如柴刀、锄头、老虎、野猪、蛇、小偷、鬼等等都有替代的词。菇民从上山到下山的这一段时间里都会使用 “山寮白”。据当地居民介绍,菇民都必须掌握,否则就会被视为外行,因不懂菇山行规而不受欢迎。
机关暗器有讲究
为了防范小偷和防御野兽侵害,在长期的劳动中,菇民们还创造了一整套防御措施。在山上用树枝、绳子、石头等设置各种捕捉机关,一旦遭遇野猪、猴子、鼠类、鸟类来侵害,马上就会自动发挥功效。由于满山遍野都是香菇树,人有时也会来“光顾”。在路边或者一些重要地形区放置一些暗器,比如拦丝、扫地风等,小偷一旦进入该区域,马上就会受到警告,或被撂倒在地,或掉入陷阱,束手就擒。所以不熟悉菇山地形的人,在没有菇民带领的情况下,冒然进入“机关重重”的菇山,说不定突然就会被吊在半空,或者是一下子掉在陷阱里。
特色防身术:板凳花
菇民长年在深山老林里以种菇为生,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为了抵御猛兽侵袭以及黑势恶力的欺凌,菇民一般都练就独具特色的防身术——香菇功夫,有饿虎、三步、七步、八步、三秋拳等拳术,有扁担功、一支香、板凳花等器械功夫。其中“板凳花”经代代演绎,已成为一朵武术奇葩。
随着时代的发展,砍花法栽培香菇逐渐被菌种香菇所取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新老结合法”栽培香菇,即在树上砍花的同时又钉入香菇菌种。后来很快不再砍花,直接把菌种钉在树上,就是“段木香菇”。
上世纪90年代初前后,段木香菇又被木屑代料香菇所取代。至此,人工砍花法栽培香菇在浙、闽、赣、皖地区逐渐消失,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留给后人的只剩下一段段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