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吃浸泡两天的黑木耳中毒,浙江疾控鸣冤:与特定外部环境有关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后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未脱离生命危险。
这则新闻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读者都有疑问,黑木耳还能不能吃?黑木耳一泡就有毒吗?如何安全地吃黑木耳?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为黑木耳“喊冤”,并给出了回答。
目前已经确认,一家人中毒目标锁定为米酵菌酸。
8月10日,浙江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省疾控)公布了这次确证为米酵菌酸。
那么,米酵菌酸究竟为何方神圣?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
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现有实验证明正常的干黑木耳中确实不含米酵菌酸。
那么,长时间浸泡是否就会产生米酵菌酸?
实验室回放
为了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到底能否产生米酵菌酸等毒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对中毒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浸泡试验,结果显示:
浸泡1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2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3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5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一些专家认为:患者是吃了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后中毒的!
但实验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不会产生毒素!!
到底真相是什么?
浙江省疾控中心理化毒理所相关专家介绍说,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食物接触史、中毒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和中毒症状,可以明确此次事件确实为米酵菌酸中毒,而这个元凶确实存在女孩吃进嘴巴的黑木耳中。
但是,黑木耳也很委屈!通过 “涉事”干黑木耳及其长达5天的模拟浸泡试验,可以证明:
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疾控专家总结: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患者所食用的黑木耳,估计与其家中特定的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残留其他食物变质的残渣,从而成为米酵菌酸的温床;由于这种特定的外部环境没有普遍性,所以一般消费者家中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
综上分析,总结为一句话:良好卫生环境下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健康提醒
1.建议只食用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2.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有黏液,不可食用。
3.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