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 | 关于食用菌产业的声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进入“两会”时间,代表们都说了啥?
李天来委员:食用菌等园艺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关键
“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能满足现代园艺发展需求的重大科技和产业问题,如不重视解决,将拖农业现代化后腿。”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强调,园艺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减贫致富等不可或缺的产业,而园艺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2018年,我国园艺产值超3.5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0%左右,成为我国农业优势产业。我国在主要园艺作物基因组解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产品品质、器官形成、植株生长发育等重要性状基因挖掘及其环境互作机制探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品种选育、绿色高产优质生产、设施节能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采后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园艺产业发展。
李天来认为,我国园艺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园艺科技研发资助项目不足,解决园艺产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甚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偏重园艺生物学研究,过度关注国际热点和论文引用,与园艺产业重大需求结合度不够,发展前景预见性不足;跨学科合作不够,生物、工程和信息等跨领域协同创新不足。
而园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园艺种业竞争力弱,高端种苗依赖进口;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许多生产管理仍以经验和人力劳动为主,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低,农机化率不足大田作物的50%;园艺产品采后生产能力和水平低,流通环节多,损耗率高达20%~30%;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趋同化严重;园艺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经营规模小,从业者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兼业化现象普遍。
为此,李天来建议,应大力促进我国园艺科技与产业发展。
实施园艺种业创新工程,改造原有的园艺作物育种中心,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高效种业创新中心。加快创制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关键性状优异的核心种质资源;构建一批系统化、流程化、规模化、信息化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适于轻简化和机械化且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的育种材料和品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园艺产业龙头企业。
实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规划园艺产业集群,集中财力打造园艺产业优势区;组建园艺设施设备、专用品种、园艺机械、园艺生产、产后处理加工等完整的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链;建好金融、信息、技术、生产、安全等完整的服务体系。
组建国家级园艺高水平创新平台。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食用菌、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等学科领域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技术中心,系统解决园艺产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支持建设一批园艺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和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园艺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与产业社会贡献相匹配的稳定的园艺产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机制,推进园艺产业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为园艺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推进园艺产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出台促进园艺产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关政策,制定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行业标准,鼓励农机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进行园艺机械研制与开发,引导信息化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推动适于多种作业条件的省力化、精准化、环保化的高效安全园艺机械的研制与应用。
促进园艺产品与种苗出口。以“一带一路”倡议及自贸区等多边协议为契机,推动共建园艺出口贸易通道;针对日韩、东南亚、欧洲、中亚等重点园艺进口国,确定出口产品重点,制定针对性出口政策;通过对园艺出口企业融资和保险的支持,促进现代设施设备配套及先进技术应用。
李斌代表:综合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
“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副产物,同时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省秸秆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然而,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仍然是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之一。”通过调研,李斌代表认为开展以农作物秸秆为基料,布局我省规模化发展平菇、双孢菇为主,鸡腿菇、大球盖菇等为辅的鲜食类食用菌产业是一条既能扩大秸秆利用,又能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增值化发展之路。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李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全省规模化发展食用菌的产业政策和产业战略,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及产业战略规划。二是推进全省形成规模化发展食用菌的产业集群,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稳定客户和市场。三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建立食用菌产业联盟,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培训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骨干队伍、高级农业工人,保证人才和技术优势,使科技与人才留在龙江、服务龙江、造福龙江。
古田县姚丽云:加大力度提升古田食用菌品牌建设
“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称,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古田人民就开始了人工银耳栽培种植,如今食用菌产业惠及了全县70%的农业人口。因此,打好古田食用菌这张王牌,对推动闽东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1月10日,市政协委员姚丽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姚丽云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古田食用菌产业目前已在食用菌产业园建设、菇棚升级改造、工厂化栽培、新品种选育、对外栽培技术交流与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古田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不足。
为此,姚丽云建议,要发挥古田库区自身优势,借助国家对库区移民建设的支持力度,扶持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坚持“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主抓“古田银耳”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带动古田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扩大宣传推广、创新营销手段、形成特色品牌。要发挥地方行业协会的作用,吸引人才,树立典型
。要加大力度支持古田食用菌精深加工研发与市场推广,提升古田食用菌产业的品牌附加值。
十堰2020“两会声音”追踪南三县食用菌交易市场落户竹山
不能让食用菌价格被“二道贩”垄断
在湖北十堰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竹山县代表团的文龙翠、饶淑灵等14名市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支持竹山县建设南三县食用菌交易市场的建议》。
“没有自己的专业市场,只有被‘二道贩’宰的份儿。”这些代表们说,食用菌产业是竹山县继茶叶产业之后的又一扶贫主导产业。2019年全县发展食用菌2000万余袋,实现产值2亿元。
但在食用菌收购方面,由于各乡镇没有建设食用菌收购中心,菇农只能坐等“二道贩”上门收购,导致食用菌价格被“二道贩”垄断,恶意压低菇价,大部分利润被“二道贩”赚走,不利于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为解决食用菌买难卖难问题,湖北土三香新型农业有限公司计划在竹山县麻家渡镇建设南三县食用菌交易市场。
该交易市场集食用菌收购、仓储、分拣、加工、包装,各种农副产品展示厅和物流于一体,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湖北土山香新型农业有限公司直接与国内一线城市市场、各大连锁超市对接,出口3个国家,每天需求量鲜香菇50吨左右、干香菇20吨左右。建成后预计可辐射整个竹山及房县、竹溪县部分乡镇,可直接解决2000余户贫困群众就业难题,间接带动30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因此,他们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竹山县建设南三县食用菌交易市场项目。
部门办理——支持竹山县建设食用菌交易市场
据统计,2019年,南三县发展香菇9400万袋,产量2.76万吨,产值14.04亿元。
目前,我市食用菌除供应本市及湖北省内各市州以外,有4成以上的食用菌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地,部分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
“鉴于竹山县食用菌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多方面优势,支持竹山县建设食用菌交易市场。” 市商务局副局长兰星荣说,这将有助于盘活南三县近亿袋香菇生产资源,促进生产主体与流通商、加工企业、生鲜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酒店等建立联系,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各要素的最佳组合。
兰星荣表示,将在项目、政策方面积极支持竹山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一方面,将充分发挥市级蔬菜扶贫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列支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食用菌规模种植基地加快烘干设备的引进、保鲜库的购置和小型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在市场建成后积极向省商务厅争取有关市场体系建设资金,在冷链、仓储及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上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竹山县建设南三县食用菌交易市场。